大卫李麦金尼斯
央广网南宁6月12日消息(记者梁瑜琳)数字乡村是数字乡村振兴的战略方向,如何将信息技术的高质桂乡“关键动能”转化为城乡融合发展的“共富势能”,激活农业农村现代化新引擎?展看中国振兴近日,记者走访广西多地,红利慧赋画卷探寻八桂大地的润泽数字乡村建设路径,看“数字”红利让瑶乡文创“潮”出圈、村智大卫李麦金尼斯特色水果“甜”遍全国、数字现代农业在八桂沃野“智”造丰收。高质桂乡
数字赋能 瑶乡文创农产双翼齐飞
贺州市富川瑶族自治县是展看中国振兴瑶族群众的聚居地,其以独特的红利慧赋画卷瑶族文化和秀美的山水风光闻名。近日,润泽记者在富川瑶族自治县的村智焱橙文创店看到,店内陈列的数字扎染瑶族耳饰、瑶风镜子、高质桂乡瑶锦冰箱贴等瑶族特色文创产品琳琅满目。展看中国振兴老板何倩拿起手机架起设备开始直播,向全国各地的网友推介瑶族风情的文创。
在焱橙文创店里,店内陈列的55nba直播吧直播瑶族特色文创产品琳琅满目(央广网记者 梁瑜琳 摄)
“我们扎染系列的瑶族特色挂件、耳饰等等都是纯手工制作的,可以根据大家的需求进行定做。”在直播间里,何倩详细介绍每件产品背后的瑶族文化故事、材质、工艺。这种“文创+直播”的模式,不仅让传统手工艺焕发新生,也为文创店带来了稳定的线上客流。
焱橙文创店老板何倩在进行直播(央广网发 牙举成 摄)
“现在我们会经常直播带货,很多顾客都是通过直播间认识我们的。”何倩向记者介绍道,店里的文创产品都是团队自己设计的,从瑶绣元素的丝巾、扎染布艺,到带有盘王节图腾的茶具、饰品,每一件都融入了民族文化特色。55nba直播吧直播间
在富川,像何倩这样的返乡创业者并非个例。陈半仙工作室的主理人陈照文同样借助新媒体力量展示扎染技艺的细腻过程,用慢直播呈现瑶锦织造的匠心,让传统瑶族工艺走进大众视野。“我想让更多人看到,传统工艺不是老古董,它也可以很时尚、很有趣。”陈照文信心满满地说,未来他将结合自己做的文创产品,创作更多热门的短视频作品去吸引年轻观众,同时让世界看到富川不仅有美丽的风景,更有值得传承的文化宝藏。
富川是中国脐橙之乡、粤港澳大湾区“菜篮子”“果篮子”“米袋子”。除了文创产业外,富川的数字乡村建设还深度赋能了传统农业。
在富川农产品产业园电商孵化中心,一场场别开生面的“新农人”培训正在改变着当地农民的生产方式。在这里,脐橙种植户们学会了用手机直播果园的日常,瑶乡同胞对着镜头展示亲手制作的特色美食,村民们通过“慢直播”将家乡的山水风情、文物古迹推介出去,这种“村播+”的创新模式,让手机变身“新农具”、直播成为“新农活”、数据化为“新农资”。
从电商直播到智慧文旅,从文创产品到特色农产品,富川作为首批国家数字乡村试点县,正通过数字技术让传统文化焕发新生,让特色农产品走出大山,形成了可推广的“富川样板”。2020年以来,富川连续四年电子商务交易额突破十亿元,累计达到56.69亿元,数字经济的蓬勃发展为乡村振兴注入了强劲动能。
富川群众身穿民族服饰进行直播带货,推介当地特色农产品(央广网记者 梁瑜琳 摄)
富川的数字乡村建设正是广西“数商兴农”行动的一个生动缩影。2024年,广西壮族自治区商务厅大力推动电子商务联通线上线下、生产消费、供需两端,“数商兴农”行动成效显著。数据显示,广西“电商四季造节”带动农村网络零售额同比增长16.9%,农产品网络零售额同比增长14.1%;新增2048个农产品销售网店和513个县域电商企业。目前,广西带货主播数已超7000名,累计直播127.3万场,同比增长33.7%。
智耕沃土 智慧农业激活乡村动能
走进青秀区刘圩镇的田野间,一片片银光闪闪的智能蔬菜种植大棚格外引人注目。这里是总投资1.07亿元的刘圩镇晟发现代设施蔬菜生产基地,与传统农田不同,基地里鲜见农民劳作的身影。
刘圩镇晟发现代设施蔬菜生产基地(央广网发 广西南宁晟发设施农业有限责任公司供图)
“我们的蔬菜基地采用了智能化的生产模式,安装了物联网系统、数据分析等设施,实时监测着空气温湿度、土壤墒情等情况。”广西南宁晟发设施农业有限责任公司总经理张冠明告诉记者,农民不用去现场管护,在手机上轻点屏幕一键开启,就能完成控温、滴灌、施肥全套操作,远程管理大棚。
张冠明介绍,这套智能大棚系统能够实现水肥一体化、精准控温、减少病虫害和农药使用,同时通过棚膜的隔绝,降低了天气对农作物的影响。这大幅提升了蔬果品质,也使产量比露天种植稳定增长40%至50%,让农业生产从“靠天吃饭”转变为“可控生产”,实现全年稳定供应,对保障“菜篮子”工程具有重要意义。
据悉,刘圩镇晟发现代设施蔬菜生产基地(刘圩)项目于2024年下半年建成,总用地面积约1000亩,规划建设近80个大棚。当前,已选育试种了黄瓜、辣椒、西红柿、苦瓜等近40个品种的农作物,产品畅销广东、湖南等地。
在智能化蔬菜种植大棚中,农作物正良好地生长(央广网发 广西南宁晟发设施农业有限责任公司供图)
“基地建成后,村民们实现了家门口就业,传统种植观念也改变了。”南宁市青秀区刘圩镇刘圩村党委书记刘善文感慨道,过去村民靠天吃饭,品种单一、品牌意识薄弱,地里翻来覆去就是甘蔗、西瓜、玉米这些传统作物,效益低、风险大。“现在不一样了,大棚里种上了彩椒、甜瓜、羊角蜜这些高效品种,一年四季都能产出优质蔬果。”
刘善文指着远处连片的智能蔬菜种植大棚说:“以前雨季一来,西瓜就容易烂在地里;旱季缺水,玉米秆都长不高。现在智能控温、滴灌技术,解决了作物依赖天气的问题,产量和品质显著提升,村民再也不用‘望天收’了。”
“我们采取龙头企业+合作社(村委、企业)+农户(班组)的模式,带动农民增收致富。村民可以通过流转土地拿租金、基地打工获得薪资、学技术攒本金、卖蔬果增收现金,村集体入股还能分红拿股金。”张冠明说,2024年,基地扶持了10多个致富带头人创业就业,带动周边农民打工超过1.5万人次,为周边农户创造230万元的收入。
青秀区的智能化农业实践正是广西推进农业现代化的生动写照。当前,广西正大力推动“人工智能+农业”融合发展,数字技术正在重塑传统农业生产方式。随着一批批现代化农业项目的落地投产,设施农业年产值占全广西农林牧渔业总产值的1/3,这为当地农民带来实实在在的收益,更成为推动乡村振兴的重要引擎。
(责任编辑:热点)
-
道瓊崩1679點、費半暴跌9.8%,全球股災怎麼辦?傳奇投資人開示|天下雜誌
華爾街血流成河!川普關稅引爆股市災難。道瓊狂瀉1600點,費半跌幅差點破10%。觀察市場,某些連動性似乎起死回生了,一片焦慮情況下,傳奇投資人Bill Gross來開示。您的閱讀篇數已達上限立刻訂閱全 ...[详细]
-
抢抓机遇加快城市更新 推动城市空间优化品质提升刘建洋调研推动城市片区更新改造15日,省委常委、市委书记刘建洋调研部分片区改造项目,并主持召开座谈会,以更大力度推进全市片区更新改造。晋江市池峰路南延片区 ...[详细]
-
雨林葱茏,水汽氤氲。一位年轻姑娘踩着茂盛的野草在橡胶林中穿行,悉心记录下每一株橡胶树的树围大小、枝丫数量等情况。大部分人可能想不到,她在进行第四次全国文物普查“四普”)工作。年轻姑娘名叫符仙瑾,出生于 ...[详细]
-
2025年7月1日是香港回归祖国28周年纪念日。28年来,香港发生了哪些改变,有了什么新面貌?无论是普通民众,还是政界人士,对香港日新月异的发展都深有体会。纪念日到来前夕,中新社记者与港人面对面,探寻 ...[详细]
-
发布者:娜娜 浏览量:1416发布时间:2024/12/13 10:31:10 2025即将到来饮品行业也正式迎来新一轮爆发周期饮品行业持续向好发展立于当下新兴品牌连年递增的 ...[详细]
-
中国超有young:外国人拍中国 = AI 造假?上合国家青年用镜头回应网络质疑
中国日报网7月1日电记者 潘一侨 于涵) 在全球化的浪潮中,文化交流已成为连接各国人民心灵的重要纽带。而有这样一位俄罗斯博主,她用镜头记录下在中国的点滴,向世界展示了一个真实而多元的中国,她就是诺娃。 ...[详细]
-
记者从市数字办了解到,泉州不断推进数字化、网络化、智能化深入发展,全力营造良好数字生态。截至目前,全市累计建成5G基站14782个,投资金额超30亿元,已实现市中心城区、各县主城区和各乡镇5G信号连续 ...[详细]
-
多喝菊花茶能降血压吗? 编辑:汤晓雪 来源:中国新闻网 ...[详细]
-
描述服装的时尚标语描述服装的时尚标语有哪些)来源:时尚服装网阅读:5335服装服饰类品牌宣传标语1、两用服饰,春秋皆宜。一次的选择,一生的眷恋!女装达萌菲,服饰时尚女。常来常往,时装时尚。金苑服饰有你 ...[详细]
-
【关键词】“温暖1厘米”【事件】燃气管道向外挪40厘米,居民更安心;小区门口的接驳巴士,5分钟即达地铁站;机场17间淋浴房,全部免费……在浙江杭州,有媒体公开征集“温暖1厘米”城市温暖细节案例,收到市 ...[详细]